专家指导:关于2012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几个建议
来源:新浪博客 文章作者:. 2011-10-17 10:37:23
学期伊始,新一轮的高考备战又一次拉开。一般来讲每年11月,具有“自主招生”资格的院校,发布招生章程、接受报名。但是,当家长和学生阅读高校自主招生章程准备报名时,就会发现准备自主招生,我们应该在孩子刚上高一时就做好高中三年的升学规划。
那么,对于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庭、高校和中学、老师和学生、家长和考生的关注和重视的自主招生,我们要注意和准备写什么呢?
一、为什么要参加自主招生
从高校来讲,一方面可以招揽适合于本校教育培养模式的生源;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提前招揽优秀的生源。
从考生来讲,一方面有显在的优势,另一方面还可以避免潜在的威胁。
显在的优势有:获得10到30分不等的加分;还可以提前领略高校的风采,使学生从内心产生动力;另外自主招生的试题对每年的高考有一定的预示。
潜在的威胁是什么呢?从历年数据趋势发现,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参加自主招生,并且获得加分等好处,从某种意义上讲,如果不参加自主招生,那我们将在选择高校时处于一个不利的位置。现在的高校招生都是在看排名,那么对于参加自主招生和没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来讲,无论怎么样取得的分数是一样的。
二、以什么方式申请自主招生
既然自主招生可以带来这么多好处,那么如何拿到自主招生的入场券就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关注的了。
自主招生适合人群为:平时成绩比较优秀、有一定特长的学生、竞赛联赛获奖者。另外有些高校还必须要求应届生才能参加。
绝大多数的院校同时接受“校荐”和“自荐”申报方式,但也有少数院校只接受校荐方式申请,同时,以拿“校荐”资格申请自主招生获得通过海选的比例远大于以“自荐”的方式,校荐的几乎95%能通过院校的海选,而以“自荐”方式通过海选的比例不超过20%,因此有实力拿到“校荐”资格的考生应尽量争取拿心仪院校的“校荐”。这里说的“校荐”并不是学校在推荐信上盖了章就算是学校推荐,因为所有考生申请的材料都必须经过中学盖章,只有拿到推荐名额的才算是学校的校荐。
能拿到“校荐”当然好了,拿不到呢,以“自荐”方式申请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?非也。我了解的情况是,自荐通过海选的比例确实比较小,尤其是北清两校,但如果准备了资料,不妨大胆试一试。其实,除了少数非常优秀的孩子之外,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招生海选或多或少也存在运气的成分,但是每年都有很多成功案例。
因此说,参加自主招生要有勇有谋:有勇,不致错失良机;有谋,方可一击中的。